每10,000顆天然鉆石中,大約只有一顆被歸類為彩鉆。所有天然鉆石均是在數十億年前,受極端高壓與高溫作用才得以形成。鉆石從地球深處到達地表的這段漫長旅程中,外部作用可能會導致碳原子晶格出現罕見的扭曲。同樣地,一些自然元素,例如氮或硼,會滲入鉆石中,改變其微觀結構。這些變化影響了鉆石與光線的關系,賦予鉆石特殊色彩。
每一顆天然彩鉆皆珍稀罕有,但是某些顏色和色澤度比其他顏色更稀有。根據色度、色調和飽和度,彩鉆被劃分為不同等級,包括淡彩、中彩、濃彩和艷彩等。有些鉆石同時含有兩到三種顏色,且每種顏色比例相近。命名時也會將全部顏色體現出來,例如“中彩黃綠鉆”。有時,不同顏色在鉆石中分布比例不均,就會構成主副色調,譬如中彩褐調粉鉆或濃彩橙調粉鉆。需特別注意:在實驗室出具的顏色描述中,寫在最后的顏色即為鉆石的主體顏色。粉調褐鉆即是指帶有淡粉色調的褐鉆;而褐調粉鉆則是帶有微褐色調的粉鉆。